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简介

发布者: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8-05-30浏览次数:1601

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经过两年的准备于2005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实验是一个跨学科,集文、理、工三大学科为一体的综合研究型实验室。自建设以来,立足实验室的主要定位,根据国家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审计与信息科学学术前沿,在学术委员的指导下,通过培养、引进交叉学科的优秀人才以及研究方向优势整合。实验室目前形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审计信息技术方法

审计信息技术方法方向主要研究开发通用或专用的智能现场审计作业系统、通用或专用的智能审计管理系统、审计专家系统、联网审计系统、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发票认证识别系统、无损检测系统、环境检测系统、审计特征提取系统、舞弊证据发现算法、审计线索发现算法或模型、审计知识发现算法或模型、财务风险防控系统、资金监管系统,以及研究用于研究开发以上系统、算法和模型的技术方法,如,机器学习技术方法、神经网络技术方法、深度学习技术方法、数据挖掘技术方法、模式识别技术方法、智能控制方法、图像处理技术方法、云计算技术方法、大数据技术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智能系统设计技术方法等,为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审计提供技术及平台支撑。

本方向近几年主持承担17项国家级课题; 发表22SCI检索论文,其中SCI一区5篇、SCI二区5篇;授权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3项。获得横向协作经费2250万元。

2)审计基础理论与方法

该方向主要围绕审计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及审计行业发展的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研究国家审计理论与方法、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社会审计理论与方法,突显本实验室的审计特色,为实验室的研究提供审计理论支撑。

本方向科研力量雄厚,审计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方向带头人郑石桥教授为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副秘书长,陈丹萍教授为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学术关系委员会委员。

本方向近几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完成教育部及审计署课题3项目,已在《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国行政管理》、《审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大管理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51余篇,出版专著10部。

3)审计信息化理论与应用

该方向紧密围绕审计行业的需要,研究适用审计信息化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电子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大数据审计、联网审计、审计管理信息化;以及审计信息化在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扶贫审计等中的应用。

通过本方向的研究,突显本实验室的审计与信息技术的交叉优势,为实验室的研究提供审计信息化理论支撑,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我国的审计行业。

本方向近几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10多项课题;参与完成审计署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审计行业信息智能处理分析与预警系统及其应用”等多项课题;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审计信息化》、《计算机审计》、《电子数据审计模拟实验》、《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等著作5部。获全国电子信息类与财经类优秀教材、江苏省重点教材等多项奖励。相关研究成果在审计行业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